一篇文章玩转T113的ARM+RSIC V+DSP三核异构!

2025-03-20

559

来源:米尔电子
近年来,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迭代,物联网设备种类繁多(如智能家居、工业传感器),对算力、功耗、实时性要求差异大,单一架构无法满足所有需求。因此米尔推出MYD-YT113i开发板(基于全志T113-i)来应对这一市场需求。

米尔基于全志T113-i核心板及开发板
T113-i芯片及OpenAMP简介
T113-i芯片简介
T113-i由两颗ARM A7 、一颗C906(RISC-V)和一颗DSP(HIFI 4)组成。
C906(RISC-V核)特性:
主频最高1008MHz 32KB I-cache+32 KB D-cache 操作系统支持裸跑和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 支持少量数据核间通讯(RPMsg)和大量核间数据(RPBuf)
DSP(HIFI 4)特性:
最高主频600MHz 32KB L1 I-cache+32 KB L1 D-cache 64KB I-ram+64KB D-ram 操作系统支持裸跑和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 支持少量数据核间通讯(RPMsg)和大量核间数据(RPBuf)
OpenAMP系统原理
T113-i=2×ARM A7 + 1×C906(RISC-V) + 1×DSP(HIFI 4)组成,其中两个A7核为主核心,C906(RISC-V核)和DSP为双副核心。而其中的RISC-V属于超高能效副核心,标配内存管理单元,可运行RTOS或裸机程序,T113的主核运行Linux进行人机界面的交互和应用流程,而RISC-V则是后台可进行大数据数据采集,或者相关编码器的控制等,降低主核被中断的次数,大大提供了主核的运行效率。每个处理器核心相互隔离,拥有属于自己的内存,既可各自独立运行不同的任务,又可多个核心之间进行核间通信,这些不同架构的核心以及他们上面所运行的软件组合在一起,就成了 AMP 系统(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ystem 异构多处理系统)即非对称多处理架构。
AMP系统通信机制详解
AMP通信原理
由于两个核心存在的目的是协同的处理,因此在异构多处理系统中往往会形成Master-Remote结构。主核心启动后启动从核心。当两个核心上的系统都启动完成后,他们之间就通过IPC(Inter Processor Communication)方式进行通信,而 RPMsg就是IPC中的一种。
在AMP系统中,两个核心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进行通信。两个核心通过AMP中断来传递讯息。内存的管理由主核负责。
使用 RPMsg进行核间通信
RPMsg整体通讯框架
上面介绍了通讯原理,这里讲解如何通讯,AMP使用RPMsg框架进行通讯,该框架用于AMP场景下处理器之间进行相互通信。OpenAMP内部实现了可用于RTOS或裸机系统中的RPMsg框架,与Linux内核的RPMsg框架兼容。
RTOS 端调用 rpmsg_create_ept 创建指定 name 的端点。 Linux 端 rpmsg core 层收到端点创建消息,调用 rpmsg_register_device 将其作为一个设备注册到 rpmsg bus。 Linux 端 rpmsg bus 匹配到相应的驱动,触发其 probe 函数。 Linux 端驱动 probe 函数完成一些资源的分配以及文件节点的生成。 Linux 端驱动的 probe 函数调用完后,rpmsg bus 会回复一个 ACK。 RTOS 端收到 ACK 后设置端点的状态,此时使用 is_rpmsg_ept_ready 函数会返回 true。
RPMsg数据传输流程如下:
下面展示一次RPMsg数据传输的通信过程,下面详细说明:
arm端把数据拷贝到buffer中,在初始化时已经将buffer和payload memory地址绑定,因此数据拷贝后相当于存放到了payloadmemory中。 在消息传输命令后加上数据在payload memory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,组成数据包,调用RPMsg接口发送。
案例与性能测试
A核与RISC-V核通讯流程
A核与RISC-V核通讯流程如下:
1. 首先监听端点
2. 创建端点
3. 节点通讯
linux向riscv发送
4. riscv接收数据
A核与RISC-V核数据传输性能测试
1. 主核测试结果:
2. 从核测试结果:
3. 通过输出的结果可以得到:
[rpmsg1] send: 496.000000Kb 20.000000ms 24.799999M/s
[rpmsg1] receive : 496.000000Kb 9980.000000ms 0.049699Mb/s
发送496KB数据耗时20ms发送速率为24.79Mb/s
DSP GPADC采集测试
采集流程如下:
1. 开启DSP
2. DSP核打印
3. 开启DSP后,把GPADC0引脚接入1.8V电源,此时用户可以执行A核应用程序与DSP进行通讯,使DSP进行GPADC采集并返回数据
可以看到GPADC0收的电压数据为1792,转换为电压值为:1792/1000=1.792V。
产品型号 | 主芯片 | 内存 | 存储器 | 工作温度 |
MYC-YT113i-4E256D-110-I | T113-i | 256MB DDR3 | 4GB eMMC | -40℃~+85℃ |
MYC-YT113i-4E512D-110-I | T113-i | 512MB DDR3 | 4GB eMMC | -40℃~+85℃ |
MYC-YT113i-8E512D-110-I | T113-i | 512MB DDR3 | 8GB eMMC | -40℃~+85℃ |
MYC-YT113i-8E1D-110-I | T113-i | 1GB DDR3 | 8GB eMMC | -40℃~+85℃ |
表 MYC-YT113-i核心板选型表
产品型号 | 对应核心板型号 | 工作温度 |
MYD-YT113i-4E256D-110-I | MYC-YT113i-4E256D-110-I | -40℃~+85℃ 工业级 |
MYD-YT113i-4E512D-110-I | MYC-YT113i-4E512D-110-I | -40℃~+85℃ 工业级 |
MYD-YT113i-8E512D-110-I | MYC-YT113i-8E512D-110-I | -40℃~+85℃ 工业级 |
MYD-YT113i-8E1D-110-I | MYC-YT113i-8E1D-110-I | -40℃~+85℃ 工业级 |
表 MYD-YT113-i开发板选型表
2025-04-25
喜讯!米尔电子与安路科技达成IDH生态战略合作,共筑FPGA创新生态
以芯为基,智创未来。近日,领先的嵌入式模组厂商-米尔电子正式与国产FPGA企业安路科技达成IDH生态战略合作。双方将围绕安路科技飞龙SALDRAGON系列高性能FPSoC,联合开发核心板、开发板及行业解决方案,助力开发者开发成功,加速工业控制、边缘智能、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落地。米尔电子&安路科技IDH生态合作证书硬核技术+生态协同安路科技作为国产FPGA领域的标杆企业,其S
2025-04-25
名单揭晓,狂送30套开发板!米尔-安路飞龙派「硬核创造力」
经过米尔电子和安路科技的严格筛选,30位「硬核玩家」从千帆竞逐中脱颖而出,正式成为米尔-安路飞龙派创意秀的玩家。开发者们将以MYD-YM90X开发板为起点,开启一场FPGA的盛宴,在安路飞龙派的赛道上探索无限可能!现将入选的30位开发者/团队名单公布如下(排名不分先后):入选名单后续流程第一步:板卡领取入选的开发者将在近日收到米尔工作人员的联系,我们将为您提供专属优惠券,以便您以1元的价格在myi
2025-04-17
如何在米尔-STM32MP257开发板上实现环境监测系统
本文将介绍基于米尔电子MYD-LD25X开发板(米尔基于STM35MP257开发板)的环境监测系统方案测试。摘自优秀创作者-lugl4313820一、前言环境监测是当前很多场景需要的项目,刚好我正在论坛参与的一个项目:Thingy:91X 蜂窝物联网原型开发平台的试用。把两个项目结合起来,实现一个简单的环境监测系统。二、硬件平台1、米尔-STM32MP257开发板2、Thingy:91X三、项目规
2025-04-10
OpenCV行人检测应用方案--基于米尔全志T527开发板
本文将介绍基于米尔电子MYD-LT527开发板(米尔基于全志T527开发板)的OpenCV行人检测方案测试。摘自优秀创作者-小火苗一、软件环境安装1.安装OpenCVsudoapt-getinstalllibopencv-devpython3-opencv2.安装pipsudoapt-getinstallpython3-pip二、行人检测概论使用HOG和SVM构建行人检测器的关键步骤包括:准备训练
2025-04-03
免费送30套开发板!米尔-安路飞龙派创意秀限时活动
大赛简介为鼓励工程师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,提升实践动手能力,更深度的体验安路飞龙派产品,米尔电子发起“米尔基于安路DR1M90开发板创意秀”,提供米尔安路DR1M90开发板支持开发者创新应用。报名条件:需关注米尔电子公众号的用户;报名对象:面向企业、创客团队、工程师、电子爱好者、研究院等人士,不限个人或团体形式参赛。大赛日程01-活动申请【时间:即日起-2025/04/21】在线填《报名申请表》(见
2025-03-20
一篇文章玩转T113的ARM+RSIC V+DSP三核异构!
近年来,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迭代,物联网设备种类繁多(如智能家居、工业传感器),对算力、功耗、实时性要求差异大,单一架构无法满足所有需求。因此米尔推出MYD-YT113i开发板(基于全志T113-i)来应对这一市场需求。米尔基于全志T113-i核心板及开发板part 01T113-i芯片及OpenAMP简介T113-i芯片简介T113-i由两颗ARM A7 、一颗C906(RISC
2025-03-13
ST×米尔STM32MP25x高阶实战培训会
STM32MP25x是ST推出的搭载了双核Cortex-A35@1.5 GHz和Cortex-M33@400 MHz的微处理器。米尔电子基于STM32MP25x推出了MYD-LD25X开发板,开发板配备丰富的扩展接口。为助力开发者深度掌握与应用STM32MP25x处理器,米尔将与ST在2025年4月11日和2025年4月18日分别于深圳、上海联合举办线下高阶实战培训会,本次培训在上一期“Bring
2025-03-13
瑞萨交流日进行中,米尔演讲-RZ/T2H高性能模组赋能工业产品创新
3月12日,2025瑞萨工业以太网技术日在深圳拉开序幕。会议全方位解读瑞萨电子最新EtherCAT/PROFINET/EIP解决方案,洞察行业发展趋势,助力企业高效开发更具竞争力的工业以太网产品。米尔电子作为瑞萨的IDH生态合作伙伴发表演讲,并展出RZ/T2H的核心板开发板、技术方案等。米尔活动现场会上,米尔电子产品经理张先生发表了题为"米尔RZ/T2H高性能模组赋能工业产品创新&quo
2025-03-13
米尔闪耀德国纽伦堡Embedded World 2025,展现嵌入式技术无限可能
2025年3月11日,全球领先的嵌入式解决方案提供商米尔电子,在德国纽伦堡盛大亮相全球规模最大的嵌入式系统展览会Embedded World 2025。此次展会,米尔电子携多款重磅新品和前沿技术方案惊艳登场,为嵌入式开发者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。米尔展台现场展会现场,米尔电子展示全系列产品,基于国内外知名厂商ST、TI、NXP、瑞萨、AMD(Xilinx)、瑞芯微、全志、新唐、芯驰、海思、紫光同创等主
2025-03-07
六城共启 | 米尔邀您预约2025瑞萨工业以太网技术日
随着工业4.0和工业物联网(IIoT)的发展,现代制造工厂设备的数据传输和自动化控制对实时性、带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各类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普及和迭代不断为拓扑节点设备的确定性、安全通信提供了保障。聚焦工业4.0核心需求,瑞萨电子将于2025年3-4月在全国六大城市(深圳、广州、北京、苏州、西安、上海)巡回举办2025瑞萨工业以太网技术日,为工程师与企业决策者提供实时通信技术最佳解决方案,通过案